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资讯

长江经济带“十三五”内河水运蓝图

浏览次数:1250 发布日期:2016/03/11

                    原创 2016-02-27 孙世杰 航运交易公报

    “十二五”期间,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江“九省二市”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内河水运,形成了一个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极”。站在“十三五”的开端,内河水运建设的新一轮发展蓝图已经开始谋划。
    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部署今年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工作。今年将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即大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现代产业走廊、发展沿江三大城市群,新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协商合作机制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迈上新台阶。
    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落实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全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处理好长江航运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淘汰落后污染产能,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
    为实现“长江共同体”的形成和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即将出台。随着《纲要》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各地的规划也面临调整、协调、整合,更重要的是,各地的规划和目标将在国家整体战略的平台上得到更好地实施和衔接。

    上海:领先全球,对接长江
    2月1日发布的《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上海纲要》)显示,上海市政府将“与沿江省市共建长江经济带”的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上海纲要》特别指出,要继续保持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领先地位,到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达到4200万TEU左右;促进水水中转,大力发展江海联运等水路运输,推进长江航运船舶、航道、港口泊位标准化,加快高等级内河航道和内河港区建设,培育内河水运市场,集装箱水水中转比重力争提高到50%以上。
    在去年11月11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协调发展新闻吹风会”上,上海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要加快构建连接江浙、对接海港的内河航道网络,继续实施“长江战略”,与武汉、重庆航运中心联动发展,共同构建“长江物流一体化运营平台”。
    不难发现,上海市在继续坚持出口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正逐步调整战略重点,开始向内地纵深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地位。

     浙江:复兴内河航运
    2月1日发布的《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利用区位优势启动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高水平打造畅通高效的江河海联运体系,构建支撑和引领“四大经济”的水路交通走廊,全面实施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推进运输结构转型,加快江河海联运发展,促进港产城联动,着力打造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计划完成水运投资330亿元,建成高等级泊位超过100个、高等级航道超过300公里,2020年高等级航道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纳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规划的航道达标率达到80%。内河航道一类维护里程1600公里,二类维护里程1800公里,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3.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TEU。

      江苏:强化港口作用
    1月24日,江苏省代省长石泰峰在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提请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草案》)。根据《草案》规划,“十三五”时期江苏省将强化港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推进物流型、绿色型、智慧型、平安型、法治型“五型港口”建设,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省投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将达590亿元,到2020年全省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将比“十二五”期末新增3亿吨,达22亿吨,其中集装箱1700万TEU。
为切实地完成上述目标,未来五年间,江苏省将重点突出连云港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和长江下游重要的江海联运港区等“一区三港”建设。

    安徽:“六大工程”启航
    去年4月,安徽省港航管理局和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安徽省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提出以长江、淮河互联互通为支点,打造中西部及内陆地区的出海口;以芜湖、马鞍山为核心,打造长江全流域的江海联运枢纽;以皖江航运为依托,打造现代航运集聚示范区。预计在2020年,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突破6.5亿吨、120万TEU,1000吨级以上泊位比重达到40%以上,泊位总体利用效率达到90%以上,5年累计投资240亿元。
    去年年底,安徽省地方海事局推出“六大工程”助“十三五”腾飞。一是干支航道连通工程,以“一纵两横”(“一纵”指沙颍河—江淮运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两横”指长江、淮河)为核心,以其他高等级航道为重点,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畅通高效的航道体系;二是港口转型升级工程,优化全省港口布局,明确全省港口功能定位;三是运输组织优化工程,加快多式联运发展,优化水路运输组织方式,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扎实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工作;四是航运服务提升工程,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五是水上交通保障工程,加快水上安全监管及应急救助基地建设;六是推进水运文化建设工程,打造全新的“航标灯”精神品牌。

     江西:扎实推进,做好衔接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将以长江、赣江和九江港、南昌港为依托,以全面推进赣江高等级航道渠化和九江港、南昌港综合运输枢纽港建设为抓手,基本形成江西水运多式联运体系。另外,“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加强的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目前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包括推进长江江西段、赣江、信江“两横一纵”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等一批项目,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将长江6米深水航道推进至瑞昌,实现赣江航道全线渠化,达到三级及以上通航标准,全省高等级航道将达到795公里。

     湖北:启动“1957”工程
    去年4月23日,在“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运合作联席会”上,湖北省相关委办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水运发展五大突破,即内河航运投资突破400亿元;船舶运力突破1000万DWT;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突破2000公里;港口年通过能力突破4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突破500万TEU。同时,湖北省还将加快推进“1957”工程(1个武汉航运中心,9条重点航道,5大港口综合枢纽、7个示范),着力构建长江中游航道、多式联运、航运中心服务、安全保障等“五大体系”,初步建成航运资源高度聚集、航运能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边界高效的内河航运体系,初步形成通江达海、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实现从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跨越。

    湖南:建“一纵五横”大动脉
    去年7月9日,《湖南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2011—2030年)概要》(《概要》)在湖南省水运管理局牵头下编制完成并发表。根据《概要》,未来5年湖南省将投入水运建设资金约535亿元。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水运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建成“一纵五横“(“一纵”:湘江;“五横”:沅水、淞虎—澧资航道、澧水、资水、涟水)为骨干的水路运输网。协调推进长江航道治理,尽快实现湖南段常年5000吨级通航标准,加快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湘江2000吨级航道一期工程、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等项目建设,推进湘江2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岳阳港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
    另外,将统筹推进湖南省港口建设,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十三五”期间,将岳阳城陵矶新港打造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将长沙霞凝港区打造成专业化运输核心港区。

     四川:“5+2”配合“6+6”
    1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全面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行能力,完善内河航道体系和现代化港口体系。
    航道方面,重点推进长江、岷江、嘉陵江、金沙江、渠江5条高等级航道达标升级,推动沱江、涪江2条航道建设。建设岷江犍为、老木孔等11个航电枢纽,规划投资300亿元,构建干支衔接、通达通畅的“5+2”航道体系。实现1692公里高等级航道全线达标,航道通过能力提升1倍。
    港口方面,优化泸州、宜宾、乐山、广元、南充、广安6个重要港口结构,因地制宜推进达州、凉山、攀枝花、眉山、遂宁、自贡6个港口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形成结构优化、枢纽互通的“6+6”现代化港口体系。新建千吨级泊位20个,使港口货物总通过能力达到1.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TEU。

      重庆:建成内河航运中心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水上交通计划投资150亿元,形成以“一干两支四枢纽九重点”为骨架,以航运集聚区为支撑的内河航运体系,实现航道网络化、港口枢纽化、船舶标准化、航运绿色化等。其中重点工作包括,系统推进干支航道建设,着力实现航道网络化,基本形成高效畅通的“一干两支十线”航道体系,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加速推进重点港口建设,着力实现港口枢纽化,全面建成以“四枢纽九重点”为构架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口集群,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500万TEU;调整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使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5%,船舶运力达到700万吨,专业化船舶占比达到30%。
    2月份,重庆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切实增强服务、集聚、辐射能力,更好地发挥重庆承启东西、沟通南北、通达江海的作用。
    会议要求,把发展内河航运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大力发展航运融资、保险、租赁、资金结算等航运金融业,培育发展航运总部经济,做大做强航运交易所,着力提高长江航运信息化水平,增强辐射力和影响力。

     贵州:全面建设,后发赶超
    “十三五”期间,贵州水运力争后发赶超,抓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黄金机遇期,以“补短板,破难题、增效能、拓服务”为抓手,实施“六大系统工程”,实现“三突破”、“两提升”。
   “六大系统工程”指大力实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水运绿色升级版;加快现代水路运输服务;构建水运“大数据”;安全监管与救助一体化建设;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三突破”,即水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8亿元;水路运输货运量、客运量分别突破2200万吨、260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等级航道330公里,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000公里。“两提升”,即水路运输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水运安全和支持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为配合上述的“6+3+2”计划,贵州省预计建成30个航运项目、1000个乡镇渡口、120个便民码头,改善五级及以下航道850公里,开工建设三级航道430公里,建成1000吨级泊位21个,新增港口年吞吐能力1400万吨。其中,将重点推进出省水运通道建设;启动乌江通道三级航道升级改造和南北盘江—红水河通道扩能建设;推动龙滩水电站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清水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都柳江、清水江航电一体化开发进程等。

    云南:围绕大江大河作文章
    根据《云南省水路交通发展规划(2014—2030年)》,云南省航务局提出:围绕服务把云南省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全面提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主线,打造北进长江、南下珠江、沟通两洋(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干支相通、江海直达的水路交通运输体系。
    1月28日,云南省水运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云南省将启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5年大会战,力争完成10亿元目标任务。“十三五”全省内河通航里程将达5000公里,初步形成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金沙江—长江通道,启动中越红河航运。
    金沙江航运到2020年,基本形成金沙江中游以旅游航运为主,下游以出省货运为主的水路交通运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