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6日13:57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人物名片:
胡月祥:中国海运集团原“新美洲”轮船长,2015年12月退休。1982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航海系,1993年3月起担任上海远洋运输公司集装箱船舶船长,至今已有34年“海龄”。出版《海盗在前,家在后——一位远洋船长的日记》一书,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衣羊船长”。
2016年中国航海日(宁波)论坛开幕前夕,人民网专访了高级船长胡月祥。
“我属羊,名字中‘祥’字拆开正是‘衣羊’,‘衣羊’是‘依洋’的谐音,作为一名远洋船长,我们与海为伴,以海为生!”提起“衣羊”的由来,胡月祥的眼睛笑成月牙状。
人民网:海洋强国的核心是航海强国。我国不仅是航运大国,也是渔业大国、造船大国和海洋大国,但还不是航运强国。中国实现航海强国梦,为什么离不开航海文化?
胡月祥:我从事海员职业34年,一直站在集装箱船舶驾驶台上,见证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国集装箱化的发展过程,也看到了中国海员队伍不断壮大和海员职业优势消失、社会地位下降的现状。
航海强国的内涵就是需要航海的话语权,能够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海事法规来主导国际海事法规的修正和订正。要有高素质的、能够从事任何类型船舶操纵的各级海员,包括普通海员。要有强大商业船队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力量的海军。所谓的航海文化,就是海员文化。
从历史上看,地中海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航海文化的摇篮。十五世纪,欧洲发生了两件大事,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欧洲人沿着海洋向全球不断扩张,其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航海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欧洲的崛起与大航海密不可分。所以,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重视航海文化的演变,并应该大力在民众中宣传航海文化,体现海员群体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古今中外的史实说明,凡向海洋发展的国家,皆可因势走强,反之则有可能落后挨打。
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因此,必须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纵观近代历史,大国的崛起无一不依靠海洋,而“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禁锢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在以往的发展当中我们把更多的侧重点放在陆地,对海洋的认知程度非常低,这样一种重陆轻海的思想制约了中国向海洋方面的发展。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高度关注海洋安全,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我想,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高度关注海洋,增强海洋意识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海权观,维护海洋安全、海洋和平,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勇敢地走向海洋。
除了构建“硬能力”,如发展远洋海军、海洋工业和海洋科技等,还要培养“软观念”,培养海洋观念,重视海洋文化、海洋精神,要让民众认识世界发展趋势,了解近五百年来西方一些国家通过海洋崛起为强国的历史,加强人们对海洋的重视。通过硬件建设和观念培养“两手抓”,更好地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一言蔽之,航海强,则国家强。
人民网:说起航海,世界上有两个人很有名:一个郑和,另一个是哥伦布,哥伦布航海比郑和下西洋晚了将近一个世纪,而且规模和郑和下西洋简直没法比。但是到了明朝,由于实行几百年的海禁政策,中华民族失去了海洋,弱化了海洋观念,没落了海洋文化,您认为,该如何重振航海文化?航海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胡月祥:明代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600多年了,当年他率船队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世界航海事业和海洋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特别是中国与阿拉伯航海技术的交流。
尽管船队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但郑和下西洋没有侵占和殖民他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友好使者。
哥伦布的船队规模小于郑和的船队规模,其驾驭的船舶也小于郑和宝船。但西方国家航海目的是彰显强大帝国的实力。哥伦布既是一名探险家、航海家,也是一名殖民者,哥伦布的航海带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接触,也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
西方17世纪的政治家就说过:航海强则国家强,航海弱则国家弱。
那么什么是航海文化?简单地说,航海文化是海员在航海活动中所产生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并不断得到发展的总和,它是属于国家、民族的文化之一;也是海员特有的职业文化的全部。
航海文化应该从如下五个方面考虑和认识:航海精神文化,航海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是航海组织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升华,航海习俗文化,包括航海精神、航海价值理念、航海道德、航海使命、航海愿景等;航海制度文化,航海业领导体制、航海组织文化、航海管理制度;航海组织文化,组织内成员一致认同和信奉的核心理念、团队精神、团队意识等,组织架构是组织文化的载体,组织层次包括政府、航海民间学会、航运企业/航海教育、船舶等;航海行为文化,以海员及海运从业人员为主体的行为规范、工作准则、职业素养、船舶安全意识与海洋环保意识等,是航海精神、航海价值理念的折射;航海物质文化,指由船舶、航道、港口以及与之相关的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是航海文化的表征及行业个性化的标志,如海上运输技术,船舶建造技术。
人民网: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建议国家出台切实措施提高海员的经济、社会地位,您认为以“航海文化”为依托,能改变海员的现实处境吗?
胡月祥:我国航海界的代表委员近年来一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对海员征收个人所得税、改善海员目前所处的境遇。
我国是农耕文化浸染5000多年的国家,航海文化没有基础,现在所宣传的航海文化也很肤浅,还没有在全民中形成“航海强则国家强”的共识,认同和尊重海员职业并为从事航海职业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鼓励年轻人、甚至女性Go to Sea(从事航海职业)。
即使现在西方国家当海员的年轻人不多,但西方海员是航海精英教育,与国家海军的航海教育是同等地位。西方人的DNA中充满了航海基因。最典型的是英国,虽然他们是君主国家,至今国际海事法规都带有他们的话语权印记。王室成员在重要场合都是穿戴海军服装,以体现他们是航海大国地位。西方王室成员、总统出席本国航海日,以鼓励年轻人投身航海是惯例。我国每年的世界海员日和中国航海日都是主管机关组织邀请航运界的领导层面人员参与,却少有在船舶一线的海员参与。
航海文化地位不确立,海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无法确立。
目前大多数航运企业都抱怨国内海员的素质下降、要价超出国际海员市场。随着航运业的萧条、不景气,中国的海员现在面临被航企抛弃的境遇。
所以,我认为必须以“航海文化”为依托,在我国普及航海文化,让民众认识海员对社会的贡献,让主管部门重视海员职业的培养、培训,整顿规范海员劳务市场秩序,维持海员队伍稳定,并尽快制定出台海员法。
从岗位工作环境来看,海员长期在船舶的封闭环境中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家属往往孤立无援,致使海员有十分严重的后顾之忧。因此,鉴于海员群体和海员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建议国家在海员个税负担、社保缴费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和扶持,切实提高海员的社会、经济地位。
人民网:中国首个大型港口博物馆,已经于2014年10月在宁波北仑落成开发,您认为从港口角度该如何推动航海文化产业发展?
胡月祥:任何相关航海的建筑都是航海文化的象征,也是航海的物质文明,他们的存在,可以很直观地让民众了解地区的航海物质文明的发展,都会推动航海文化的普及。宁波大型港口博物馆的建成,是推动港口发展的助燃剂。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我参观了中国船舶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中国船舶馆只是造船文化的展现,没有将船舶“动起来”,仅仅是一堆技术合成的钢铁,没有生命力,也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我成为船舶馆志愿者。晚上或周末都会前往船舶馆做导览员,为现场观众演讲船舶的建造过程、船舶的航行过程和海员在船舶上的工作生活情况,传播船舶与航海的知识、文化和精神,并与游客分享自己战风浪、斗海盗的逸闻趣事。正好,船舶馆展览了我曾经当船长驾驶的集装箱仿真船模,我就把自己的航海经历讲给观众们,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宣传航海文化需要职业人员参与。
港口博物馆在描述港口文化的同时可以介绍港口和船舶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作用,船舶是如何通过连接外海的航道进入港口、靠泊码头的。
港口是一个传统行业,作业环境比较差,作业条件比较差,对周边的老百姓影响比较多。有的港口离城市比较近,离居民的生活比较近,对老百姓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港口不仅仅是停靠轮船、堆放集装箱的,港口也是具有文化、具有美的地方。我听说宁波舟山港和中国美院合作,为下属的试点港区进行总体景观设计,给人们一种“逛景区”的感觉,这种尝试就很好,实实在在推进航海文化建设。(陈怡)